专题专栏

道州玉潭书香校园

理想与现实
来源:  2020年12月13日 发布人:admin  浏览量:151

 

《月亮与六便士》————[英]  威廉·萨默赛特·毛姆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

大家晚上好。我是玉潭东阳学校小学部数学老师胡静。古人曰:”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那么书籍带给我什么呢?高一时候,我努力追求自己理想,未来想成为一位律师、舞蹈家、导游、美术家。实际上我只是和同学、长辈夸夸其淡,还未去为了我的理想行动过。现实的我只能说是很平凡,悄悄地做着我现有的事情。

我喜欢阅读童话故事、因为书中营造的情节故事非常完美。它能带给阅读者心情愉快的力量、也能使人认清现实与童话是截然相反的世界。

十七岁那年的夏天,我第一次读毛姆的《月亮和六便士》。抱着试试的心态的我却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,我不知道是什么牵制住了我的思绪。可能是斯特里克兰德可以为梦想抛弃一切的勇敢,或是他对于绘画的热爱,亦或是在塔希提岛上那一段与世隔绝的美好时光。十七岁的我正是高二,是中学生涯一段很重要却压抑的日子,那时的我常常在想,自己能否像斯特里兰德那样挣脱一切,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。23岁的时候,我重读《月亮和六便士》,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心态。那时的我很欣赏斯特里兰德对艺术的热情与坚持,并敬佩他追求梦想的勇气、不在意别人看法的自由、不在乎道德评判的智慧。但现在的我,却不喜欢他的“冷漠”与“残忍”,不喜欢他对于自己结发妻子的态度,不喜欢他为了自己热爱的绘画抛弃一切而不顾后果的做法。不是这两年的时光让我变得势利或世俗,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、知识的丰富、责任的扩大,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。

高晓松老师曾提到过“生活的苟且”与“诗和远方”,就像我曾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帖子:你我身边都有这样一个朋友——普通的上班族,三十好几,育有子女,赚钱养家过着程序化的生活,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儿就是这样的人。而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兰德正是如此,但是有一天,已四十岁的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说晚餐准备好了,就此放弃稳定优裕的生活,抛妻弃子离家出走。他就像一个偏执的疯子,一意追寻他对画画的热爱,一头扎进了理想里。

“所以无论我们选择什么、敢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就好、有可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、有可能会什么也没抓住、有可能是安稳和挑战的岔路、朋友的建议老人的经验、都是这月亮背后的黑夜、但也没人能替我们的人生做决定,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大家都只是来这世界一趟”

正是因为有理想有追求,我们与其它动物有了分野。《月亮与六便士》中有一句话: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望见了月亮。我想,六便士对应的是触手可及的现实,月亮是远在天边的理想。书中的斯特里克兰显然是望月者、追月者。我想,我们也许只能偶尔在鸡毛遍地的生活中远观月亮,而没有揽星摘月的勇气,却始终对追月者留有几分尊重与欣赏。

要始终怀拥一份对光洁理想的向往。滚滚红尘,我们只是其中最庸碌平凡的一粒。或许,我们在六便士堆里终生打滚,但我们每个夜晚都有梦可做

月亮是高不可及的,而六便士满地都是。多少人只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,又低头追逐六便士。

感谢大家听我的演讲。